青春荏苒,岁月静好,充实的一天总是匆匆而过又不失美好。让思绪远行,去领略一方水土人情,静听那光怪陆离的民间奇谈,感受文化背后独特的民族生息;让我们携手漫步于悠悠历史河畔,忘记山河有界,时光无影,踏行万水千山,用心灵感受魅力人文!
每个人都知道故宫,甚至不少人都去过北京目睹过故宫的真容,但不过这期节目行者将带领着你从历史的发展来重新的游览一遍故宫,体会这宏大建筑背后的历史人文!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六百多岁的故宫抗过了200多次地震,即使在1976年令北京很多现代建筑倒塌的唐山大地震中,也没有受到大的损害。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的建造始于1402年,明成祖朱棣从侄儿建文帝手里夺得皇位后,就一心想回到自己居住多年的根据地北京。一场浩大的工程于是拉开了序幕。朱棣派出大臣,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为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大批木料砍伐后,会沿金沙江、长江,再通过京杭大运河北上进京,京杭大运河上会上演“漂大木,蔽塞水面”的壮观场面。
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重200多吨,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为了把它运到紫禁城,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才送到宫里。
永乐十五年,朱棣开始从南方调集大量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兴建宫城。这片宏伟的建筑群的总工程师据说是永乐年工部侍郎蒯祥(kuǎi xiáng)。蒯祥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卒于成化十七年,苏州吴县香山人。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他们往往擅长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蒯祥是香山帮匠人的头领。这些聪明智慧的南方工匠将江南的细腻精巧与北方的大气恢弘结合在一起,琉璃金砖,苏州彩绘,精巧的榫卯工艺,传统的汉制营造技艺,充分展现在宫殿建造上。
古代宫殿基本是木结构,有大量的木工操作,而且一般不远万里,从全国运来的上好木材十分稀缺。木工一斧下去就没有反悔的余地。蒯祥的父亲为了提高他的技术,让他垫着青石板在两分板上凿门榫,凿榫眼原本需要斧头和凿子,但由于木板较薄不容易掌握斧头劈下去的力道,用力过猛就会直接凿穿木板,凿子与下面的石板相碰撞,而使得凿子被绷坏。蒯祥思忖过后,直接用斧头来凿木板,逐渐练成了“心到意到斧到”的境界。
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皇帝“每每以蒯鲁班称之”。据说有一次,宫殿上梁时,一端的头怎么也投不准,在场的工匠毫无办法,请蒯祥来解决。他爬到梁上,看准位置,猛一斧头,两根梁木就服服帖帖地吻合到一起了。
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直到正统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在今天北京留下了一条蒯侍郎胡同。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故宫真正的设计者另有其人,一说是蔡信,一说是杨青。前者名不见经传,后者留下的资料更少,只知道是一名瓦工,据说连杨青这个名字都是朱棣赐的。无论如何,故宫这座建筑群的功绩,应当属于从大明各地招来的建设者——二十多万工匠、上百万的民工
在古代,只有皇家才有能力集合一个时代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构思,最高的技艺要求去追求完美。故宫数百年的皇家生涯,不光是建筑,她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这种匠心的要求,故宫里小到碗碟、净瓶、挂画,大到宫墙、宫门、楼阁,无不代表那个时代最精湛的工艺水准和对审美极致追求。
故宫在无数匠心的汇聚中,成为一种工艺品质的品牌,融汇着一种追求品质的虔诚与执着。细究“匠心”,就是工匠们穷尽才能去做好一件事,直到完美。哪怕耗费一生,哪怕世代相替。
究其根本故宫之所以能屹立600年而不倒,正是因为这样的匠心精神所在,使得营造、修复的技艺在工匠们世代心口相传中传承至今,成为一种活的遗产;更使得故宫在历经维修、重建后,涅槃重生。这样的匠心精神,才是故宫建筑屹立百年不倒的关键所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